|
|
|
|
|
您当前的位置:本地通首页 > 本地文化 > 文化风俗

文化风俗

关键词:宁波文化与习俗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
  • 相关机构:
  • 电 话:
  • 网 址:http://
  • 感谢 ningboccoo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
  • 点击率:4831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

文化与风俗  

宁波地处浙东,深厚的文化传统使得宁波不但拥有深刻的思想家,同时兼有百姓喜闻乐见的本土戏剧形式。东面东海,丰富的渔业资源造就了宁波菜别样的风味。此外,宁波的方言和民俗也别有特色。

哲学和文化流派

  四明学派:也称“四明陆学”。南宋淳熙年间,有“淳熙四先生”之称的明州学者杨简、袁燮、沈焕等人以研究、师承陆九渊的以"心"为构成宇宙万物来源的"心""理"合一的"心学"为主,兼综朱子理学诸学学说而形成的学派。
  姚江学派:亦称阳明学派。其创始人为明代哲学家、余姚人王守仁(别号阳明),因余姚有姚江流经,故名。王守仁继承和发扬了南宋陆九渊的心学,提出“心外无物”、“致良知”、“知行合一”等哲学思想,集中国古代主观唯心主义之大成,史称“王学”。其主要继承人有徐爱、钱德洪、沈国模、史孝咸等。
  浙东学派:也称浙江史学派,其创始人为明清之际启蒙主义思想家、余姚人黄宗羲。黄宗羲在政治上公开揭露和批判君主专制制度,指斥其为“使天下不得安宁”的罪恶之源,主张民权。经济上提出“工商皆本”,学术提倡“经世致用”。除哲学、史学外,对天文、地理、数学、文学、艺术、宗教等方面都有研究,是清代最有影响的学派。其代表人物有万斯大、万斯同、全祖望、章学诚等。

地方戏曲曲艺

  甬剧:始于清乾隆后期,初称“串客”。系由田头山歌、马灯调、唱新闻等滩簧类民间戏、曲调演变而来。主要流传于宁波、舟山一带。最初的演唱者为乡村的农民、工匠等手工业者,在庙会祭神、喜庆堂会时演唱,演唱的内容主要为新闻和民间生活故事,无表演动作,无乐器伴奏。清嘉庆年间(1796~1820),受“苏滩”影响,开始有简单的表演和胡琴伴奏。道光十年(1830)后,出现营业性演出的“串客班”。光绪十六年(1890)数名艺人到宁波演出走红,"串客"改称为"宁波滩簧"。曾一度改称为"四明文戏"、"甬江古典"等,1950年5月始正式定名为甬剧。甬剧擅演清装戏、近代戏、现代戏,表演细腻,语言、唱腔富有地方特色,内容适应市民的思想情趣,乡土气息浓郁。
  姚剧:起源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主要流行于余姚、慈溪、上虞、绍兴一带。由当地的农民、手工业者闲季组班演出,有“灯班”、“灯戏”、“串客”、“花鼓”、“鹦哥班”等称呼。光绪年间(1875~1908),部分艺人赴沪演出,受苏南等地剧种的影响,定名为“余姚滩簧”,其主要特点是表演朴实、粗犷、自然,动作来自生活,节奏轻快有力,对白用生活语言,杂以插科打诨。1953年,部分艺人组成“余姚滩簧小组”,1956年发展为剧团,正式定名为“姚剧”。
  宁海平调:宁海县地方剧种。始于明末清初。主要流传于宁海、象山、三门、天台、奉化一带。其唱腔特点、表演、伴奏手法近似新昌高腔,声调高亢而婉约,一唱众帮,对白以宁海书面官话为主,吐词文雅。原均为男演员,50年代后始有男女合演。剧目有近百之多,内容以反对封建礼教、除暴安良为主。
  四明南词:也称四明文书,属弹词类。主要流行于浙东地区,是由民间小调发展而来,清道光年间进入鼎盛时期。一般以堂会形式进行演唱,弹唱时,多为三人一档,常用乐器以三弦、扬琴为主,伴以琵琶、二胡等。曲词有词调、赋调、正赋、平湖、紧平湖等五种,俗称“五柱头”。
  宁波走书:又称犁铧文书、莲花文书。主要流传于宁波、舟山、台州一带。最早产生于佃工在农作时的一唱一和中,曲调和乐器十分简单。至清光绪年间,常用曲调发展到四平调、马头调、赋调等三种,俗称"老三门"。后来又伴以四弦胡琴、二胡、月琴、琵琶、三弦等乐器。其中四弦胡琴是走书音乐独具特色之处。同时,演唱形式也是由坐唱发展到表演,动作幅度较大,“宁波走书”也由此得名。

方言

  宁波话属于吴语太湖片(北吴)甬江小片,宁波话中保留了不少中古音,借助于《广韵》《玉篇》这些古典的工具书,可以查到它们的最原始的写法。当然,这些字往往十分冷僻难认,非专业人员一般不可能读出和读准。但是,如果从词义的角度来看宁波方言,会发现它的三音节、四音节的俚语、俗语、比喻语、方言成语以及更多音节的短语和谚语(话头),不但可以书写,而且十分精彩生动,这些正是宁波话的最活最有生命力的因素。
  此外,宁波话中的象声叠韵词、固定搭配、倒置、拟声等语言特点和众多极具乡土特色的民谚也给宁波话带来了不可多得的意趣。
  自“五口通商”开埠,西方文化东渐,舶来品也日益进入市民生活视野。旧时称西方为西洋,故有许多名词冠以“洋”前缀,成为一种特定历史时期的语言现象。

民俗

  地处浙东的宁波在越文化的长期影响下,在优越的自然环境中,形成了别具一格的风俗。
  八月十六中秋节:全国各地以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惟宁波以十六为中秋。追其来由,有两种说法:一说元末江浙左丞、太尉方国珍以自己的生日改之;一说南宋时宰相、鄞县(现鄞州)人史浩因母生日为十六日故易之。清袁钧的有诗“峰寿母易中秋,七百年中俗尚留。从此非时来竞渡,家家十六看龙舟”。每逢中秋节,家人团圆,赶神会,观龙舟,吃月饼,亦互赠月饼。宁波月饼以苔菜、水昌月饼见强,别具风味。
  大头和尚舞:在宁波市郊、鄞州广为流传,昔日每逢新春佳节,民间舞蹈“大头和尚”便以“太平会”名义,走村串户,恭贺新禧,消灾祈福。其表演是将纸制大头和尚变形面具套在头上,由两个分帖子的人领路挨家户分帖,口讲吉利话,待户主出钱后,便将贺年帖贴在门上,然后再表演舞蹈,动作机械、诙谐、滑稽,锣鼓节奏别具一格,充满欢乐气氛。
  龙舞:宁波流传最广的民间舞蹈之一。宁波乡村许多地方辟有龙潭,农民历来有舞龙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风俗,常见于迎神赛会及各种庙会。宁波龙色彩丰富,形式多样,有布龙、绣花龙、双龙盘柱、打结龙、断尾巴龙、小人龙、草龙等,一般为9节、12节,多至18节、24节,现作为群众性文娱活动,常于春节、元宵节和庆祝集会组队表演,奉化条宅村龙舞曾多次参加全国民间舞蹈会演并获奖。
  狮舞:在宁波市宁海县一带较为流行,一般在夏历正月或佛教有关节日,数十名农民组班,去各村轮流舞狮,以示敬祖迎神、辟邪祛妖。狮舞有独舞、对舞、群舞,以三狮共舞为多,一雄一雌一仔,边舞边敲锣打鼓,以表演"抢五灯"为最精彩,即在场地中间、四角各置一盏灯,狮子在中间狂舞、嬉打、咬打、抢灯,四周皆围观群众。
  赛龙舟:为水乡的民间习俗。宁波的赛龙舟一般在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和八月十六举行。前者相传是楚国爱国诗人、三闾大夫屈原投汨罗江的日子,划龙舟,表示人们竞相营救。后者则为宁波的中秋节。除举行庙会外,赛龙舟可增加节日娱乐气氛。旧时宁波城区赛龙舟主要在塘河中举行,鄞县的东钱湖的龙舟最负盛名。龙舟分青龙、黄龙、白龙等,龙(船)首高昂,划船人服装与舟同色,一人立于舟前敲锣指挥,一声炮响,龙舟齐发,锣鼓声与岸上观看的人群呼喊声不绝于耳,场面甚为热烈,先到终点者为胜。
  梁山伯祝英台故事:梁祝的民间传说,最早见于南北朝梁元帝时(552~555)的《金缕子》一书。晚唐的《宣室志》有更详细的描述:东晋时上虞祝氏女英台,女扮男装求学,与会稽的梁山伯同学三年。后祝英台先归家,次年梁山伯去祝家拜访,才知其为女性,央人求聘,而祝已许马氏子。后山伯为县令,勤政爱民,死于任上,葬在城西乡。后祝英台过山伯墓,痛哭呼号,墓自裂,祝跳入梁墓中同葬。宋《乾道四明图经》中有“义妇冢”及梁祝故事的记载。现宁波西乡有梁祝合葬墓及梁山伯庙。宁波有“若要夫妻同到老,梁山伯庙到一到”的谚语。现梁祝故事以电影、戏剧、曲艺等各种艺术形式流传,范围非常之广,涉及浙江、江苏、河北、山西等十几个省,并流传到欧美各国,被称为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全国有梁祝的坟墓9处,“读书处”5处,但梁山伯庙仅宁波一处。
赞助商提供的广告
纠错信息:(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
其他本地文化信息

电话:18911648573 传真:18911648573 邮箱:627527792#qq.com
地址:北京昌平区北七家创意空间305-308 邮编:
Copyright © 2004-2024 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城市联盟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id":"10"}'>